
江西日報“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欄
把握內在規律確保改革取得實效


原標題:
把握內在規律確保改革取得實效
——二論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江西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貫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等原則。這對我們深刻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正確運用方法論確保改革取得實效,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嚴格遵守、長期堅持,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領域改革緊密聯系、相互交融。只有注重系統集成,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江西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動各項改革舉措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從全局來看,我們要始終牢記“國之大者”,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總方針總綱領總遵循,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把江西放在全國的大局中去謀劃和推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始終保持與黨中央改革的方向、步調一致。從全省來看,要圍繞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的重要部署,來謀劃江西改革的戰略重點、主攻方向、關鍵舉措,不斷放大江西“四面逢源”的區位優勢、門類齊全的產業優勢、山清水秀的生態優勢、物產豐富的資源優勢以及國家戰略的疊加優勢,加快補齊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短板,推動各項改革有序銜接、接續推進。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只有堅持問題導向,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敢于破除條條框框的限制,才能加快構建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近年來,江西積累了不少改革經驗,但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在思想解放、體制機制創新,特別是先行先試的深層次改革方面仍有差距。差距就是潛力。我們要緊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抓改革,牽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持續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加快打造新的增長點;深入轉變發展方式,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讓創新創造創業活力充分涌流;不斷優化全省生產力布局,謀劃好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我們要瞄準人民群眾生活中的急難愁盼問題抓改革,就業、增收、入學、就醫、住房、托幼養老,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真正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基層是改革創新的源頭活水。從余江宅改到石城移風易俗,從贛江新區綠色金融到分宜融媒體改革……江西人民的一次次探索、一次次開拓,無不帶來全面深化改革在認識和實踐上的突破發展。只有把鼓勵基層改革創新、大膽探索作為抓改革的重要方法,凝聚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源源不竭的驅動力。我們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堅持試點先行、典型引領,取得經驗、看準了再推開,引導支持基層探索更多原創性、差異化改革。面對新事物新做法,既要創新管理和服務,營造寬松有利的環境,為探索和創新提供更多助力,也要堅持趨利避害、興利除弊,守住風險底線,促進有序發展,當好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干家。
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我們要以釘釘子精神抓改革落實,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向前走,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里,以新的奮斗、新的成就,無愧今天、不負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