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面對中外記者 這些人大代表說了啥?
3月6日下午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
舉行全體會議
并向中外記者開放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和日本共同社、鳳凰衛視等
37家境內外媒體、84名記者
來到了現場
江報君按照媒體提問環節
記者提問的順序
整理了代表們的回答
讓我們來看看
全國人大代表們
是如何回答的吧
全國人大代表
泰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黃代放
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說
“在親清政商關系的強化影響下,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已成為全省共識,讓民營企業有了更多的安全感、獲得感。”
全國人大代表
江西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萬廣明
回答中央廣電總臺記者提問時說
“綠色低碳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去年,江西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而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6%;六大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費量占規上工業比重下降1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至56.2%。”
全國人大代表
南昌大學黨委書記羅嗣海
回答中新社記者提問時說
“陳俐老師的《贛劇藝術鑒賞課》在全國青年學子中火爆出圈,全網瀏覽量超2億,有不少學生接到了同學的電話,表示羨慕,還有不少學生的弟弟妹妹們表示,有這么好的課,也要跟著哥哥姐姐來讀南昌大學!
全國人大代表
吉安市委書記羅文江
回答光明日報記者提問時說
“此處長眠‘飛將軍’,河山從不忘英雄。當地村民黃富財一家三代為‘飛將軍’守墓90余年的故事經過媒體傳播感動了無數人。這個故事最打動人的地方就在于,真切地看到了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之間最真摯、最淳樸的赤子深情。在江西、在吉安,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全國人大代表
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沖壓廠三車間黨支部書記、
模具鉗工首席技師劉輝
回答鳳凰衛視記者提問時說
“引導更多年輕人投身制造業發展、加入大國工匠行列,鼓勵他們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的事業中,這樣的人生一定是無悔的人生!”
全國人大代表
宜春市委書記嚴允
回答江西日報記者提問時說
“大力推進鋰電新能源產業科技創新聯合攻關,低品位含鋰瓷土礦提鋰成本將大幅降低;政研企齊發力,含鋰瓷土礦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技術有望實現新突破,鋰冶煉剩余物可望‘吃干榨盡’,新能源賽道賽出新高度!”
全國人大代表
江西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廳長宋德雄
回答科技日報記者提問時說
“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成長煩惱’,江西不遺余力激勵創新。所有看得見、看不見的投入,都積淀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底氣。一年來,江西大力實施科技興贛六大行動,全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居全國第16位,增幅居全國第2位!
全國人大代表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梅亦
回答江西廣播電視臺記者提問時說
“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增長14%、14.5%;外省游客占比近三成,過夜游客近四成,創歷史新高;首個非遺春節,江西接待國內游客總人次近3600萬,旅游收入300億元,同比增長6.29%、7.54%,其中外省游客占比高達47.8%,居全國前列、中部地區第一。‘引客入贛’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