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愛國衛生條例》正式實施 江西多地開展這些“硬核行動”
新《江西省愛國衛生條例》推出后
全省多地迅速響應
事不宜遲~
讓我們趕緊看看有哪些
“硬核行動”
南昌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做好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加強飲用水質量監督以及飲用水衛生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推進城市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或者農村飲用水供水工程建設。二次供水管理單位應當定期對二次供水設施進行清洗消毒和衛生維護,保證二次供水水質符合國家規定的水質標準。飲用水生產企業應當保證生產的飲用水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南昌市新建區太平鎮積極開展“河小青”凈灘行動,壓實責任,堅持實施河長制,明確各級河長職責,劃定分段責任,夯實監管任務,形成各司其職又齊心協力的河道管護模式。積極組建隊伍,鎮本級成立一支“河小青”志愿服務隊伍,并以村為單位建立12支志愿服務隊,每支隊伍5人左右,廣泛宣傳動員轄區青年,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同時通過“巡河寶”小程序發布“河小青”相關志愿服務活動6次,參與系統報名志愿者60余人次,每月沿太平水系進行河岸垃圾清理,平均每次清理垃圾約5千克。


九江
第二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應當通過多種形式組織開展愛國衛生與健康促進宣傳教育,普及健康知識和技能,引導公民積極參與愛國衛生與健康促進相關活動。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應當每年有計劃開展健康科普公益宣傳,向公眾提供科學、準確的健康知識,配合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車站、機場、港口、廣場和公園等公共場所應當通過其設置或者管理的宣傳欄、公共視聽載體等設施,開展健康科普公益宣傳。
為更好的讓廣大群眾了解和傳播《江西省愛國衛生條例》,更好的提升居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認知,九江市健康促進中心通過設計制作海報系列的形式,圖文并重、主題清晰表述健康城市、健康縣區建設、健康科普傳播、學生健康意識、心理健康服務、無煙場所建設等健康促進與教育內容,樹立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共建共享健康新篇章。

九江市柴桑區“以食育促健康”,創新開展食育課程,組織多名營養師以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教會孩子懂得如何辨別營養健康食物、做到合理膳食并掌握食物的制作方法,以學生終身健康的生活與形成健全豐富人格為基本方向,重點培養學生必要的營養健康知識和技能,使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高了全體師生的健康意識。


景德鎮
第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城鄉環境衛生治理,建立健全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持續開展城市老舊小區、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背街小巷、建筑工地、旅游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重點區域和農村地區的環境衛生整治。村(居)民委員會可以通過完善村(居)民公約,組織動員村(居)民開展庭院衛生和公共環境衛生整治活動。
下圖為景德鎮市浮梁縣西湖鄉桃墅村社區開展環境改造及活動中心改造工程。工程清理了河道沉積淤泥,整治了老化線路,既消除了安全隱患,又改善了村莊的生態環境;新建的河道邊護坡及水堰,為村莊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環村青石板路的改造,既保留了鄉村的古樸韻味,又提升了道路的實用性;文化墻的建設,展示了桃墅村的歷史文化和特色產品,成為宣傳村莊形象的重要窗口;新建的停車場及擋墻,有效解決了村民車輛停放難題,讓村莊交通秩序更加井然;改造一新的村民活動中心,為村民提供了休閑娛樂和議事的場所,豐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萍鄉
第三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納入學校考核體系。學校和學前教育機構應當實施健康教育,開展體育健身活動,提高學生健康意識,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和健康的行為習慣。中小學校應當按照規定保障健康教育課時。
萍鄉市安源區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將健康教育納入學校課程體系,確保每學期不少于6課時。建立課程監督機制,定期檢查學校的課程安排和教學實施情況,防止健康教育課被其他科目占用。
同時,將健康教育課時落實情況納入學校績效考核體系,促使學校重視健康教育。開展學生體質強健計劃活動,落實大課間操和一日兩次眼保健操,切實保障中小學生每天校內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

新余
第十六條建筑施工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衛生的標準,妥善處理建筑施工現場的垃圾、渣土、糞便和污水,控制揚塵和噪聲的產生。建筑施工現場的宿舍、食堂、廁所等應當符合衛生要求。
新余市加強城鄉重點區域環境衛生整治,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掃尾工程,全面實現路面硬化、亮化、綠化、美化,小區油煙整治、明溝暗渠整治;出臺《新余市城鎮生活用水二次供水管理辦法》,使二次供水管理有章可循地、有理有據;加強了建筑工地揚塵、噪聲管理,實施了建筑工地管理提升行動,從軟硬件建設各個方面全面落實“六個百分百”,尤其是加強了洗消、覆蓋、圍檔、噴淋、防撒漏、降塵降噪等措施,建筑工地內外環境進一步優化。


鷹潭
第三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將健康教育融入衛生健康發展規劃,納入醫療衛生人員執業培訓內容,實施健康科普影響力評價,支持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衛生人員開展健康教育。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衛生人員應當依法履行健康教育工作職責,普及健康科學知識。
為促進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普及日常健康知識,鷹潭市衛健委聯合鷹潭市中心城區總醫院鷹潭市中醫院院區醫療隊來到余江區平定鄉洪萬村開展“童心港灣、健康守護”主題公益活動,免費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開展健康咨詢和診療服務,使他們不出村即可享受到專業的中醫健康診療服務,為健康鷹潭建設添磚加瓦。


下期預告~
其他地市還有哪些創新亮點?
采取了哪些特色舉措?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