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 建功綠色軍營
——走近立功受獎江西籍戰士代表


雷鵬宇正在檢修車輛。通訊員萬智奇攝
在革命戰爭年代,江西這片紅土地孕育出無數英勇無畏的熱血兒郎。他們懷揣著堅定信仰,奔赴戰場,為國家和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立下了不朽功勛。步入新時代,江西兒女始終傳承革命老區的優良傳統,將參軍報國、建功軍營視為人生的崇高理想與追求。
4月,讓我們一同走近立功受獎江西籍戰士代表,聆聽他們在軍營中扎根奮斗、拼搏奉獻的熱血故事,感受那股震撼人心的精氣神。
無人機領域的“尖兵”
在華南某訓練場,一場緊張激烈的無人機演訓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此次演訓的核心人物,正是來自貴溪的吳昊。在他的精準調度下,無人機猶如靈動的飛鳥,輕盈地穿梭于障礙之間,圓滿完成了所有任務。
吳昊的軍旅生涯,滿是熱血與奮斗的印記。2008年,南方冰災、汶川地震救援現場,人民子弟兵逆行而上的身影,以及北京奧運會上解放軍儀仗隊擎旗的莊嚴時刻,深深震撼了彼時還是高三學子的吳昊。這一年,吳昊毅然投身軍營,開啟了逐夢之旅。
吳昊的家庭,是一個充滿紅色基因的革命家庭。奶奶是一名老黨員,曾參加抗日戰爭,還擔任過民兵連長。入伍之際,奶奶語重心長地叮囑他:“在家聽父母的,到了部隊就要聽領導的,我們都聽共產黨的。”吳昊也向家人鄭重許下承諾:“你們等著我的好消息。”
進入部隊后,吳昊主動請纓成為無人機飛控手。面對這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吳昊憑著江西人那股永不服輸的勁兒,日夜鉆研、刻苦訓練,成為連隊首批取得無人機駕駛資質的飛控手。
一次飛行任務中,吳昊所在機組遭遇重大空中特情,情況萬分危急。關鍵時刻,他臨危受命,沉著冷靜地發出一系列精準飛控指令,成功讓飛機平穩降落,出色化解危機,他因此榮立二等功并提干。
2021年,吳昊擔任連長。初到崗位,便迎來一項艱巨挑戰——帶領連隊在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10天內形成戰斗力。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巨大的壓力,吳昊在全連動員會上喊出“沒人走的路,我們去蹚,沒人干的事,我們來闖。”的豪邁誓言。
那段時間,他和戰士們吃著摻沙土的飯,喝著鹽堿水,刻苦訓練,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接裝后的第10天,連隊實現“首飛成功,首發命中”,捧回了一塊響當當的二等功連牌匾。
從軍17載,吳昊參與了上百架次無人機飛行任務。每當被問及哪次飛行最出色時,他總是堅定地回答:“永遠把每一次飛行當作第一次飛行。”在他心中,家鄉的紅色基因始終是指引他不斷突破、創造飛行奇跡的強大動力。
軍營中的“兄弟連”
在定南縣龍塘鎮長富村,黎源祥、黎添財這對發小是鄉親們心中的驕傲。二人同年入伍,又在空軍某部并肩作戰。2022年,他們在執行重要任務時,憑借過硬的專業素養,雙雙榮立二等功。同一時期走出兩位功臣的佳話,成為長富村村民們最自豪的事情。
在部隊中,黎源祥、黎添財肩負著保障飛機起降的重任。“崗位就是戰位,在部隊沒有前方后方之分。雖然分工不同,但每一個崗位、每一項工作,都與戰斗力息息相關。”黎源祥道出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看似平凡的工作,實則每一個細微之處都關乎飛行安全。
從一顆螺絲釘的緊固程度,到飛機的機械部件、電子設備,二人始終秉持精益求精的態度,不放過任何故障和隱患。十余年來,他們憑借專業與專注,多次化解危機,確保戰機順利完成各項任務。
黎源祥的成長深受家庭影響。大伯的軍旅故事,在他心中早早種下參軍報國的種子。母親徐美連看著客廳懸掛的“二等功臣之家”牌匾和三等功喜報,滿臉自豪。“黎源祥從小能吃苦,向往軍營,到了部隊更是勤奮努力。”早在2019年,黎源祥就因表現優異榮立三等功,“今年4月中旬,又有喜報送到了我們家。”徐美連驕傲地說。
黎添財家與黎源祥家相距不足百米。入伍時,黎添財媽媽叮囑兩位發小:“在部隊好好干,像親兄弟一樣互相照顧、互相鼓勵,共同進步。”入伍前,受贛南革命老區紅色基因的熏陶,二人在學習生活中就比著學、幫著干;入伍后,這種勁頭更足,遇難題共同鉆研,遇任務搶著上,在訓練工作中爭拿第一、勇扛紅旗。
他們的拼搏精神感染了身邊戰友。在二人帶動下,連隊“比學趕幫超”氛圍愈發濃厚。通過結對互助、共同進步,戰友們投身練兵備戰的熱情高漲,紛紛以他們為榜樣,立志建功軍營。
江西好兵的熱血擔當
江西好兵們不僅在練兵場上精武強能,更在群眾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詮釋軍人的使命與擔當。
2023年的一個周末,“00后”九江籍戰士雷鵬宇在駐地云龍山參觀時,遇到一名男子登山途中突發暈厥。危急時刻,他憑借在部隊學到的急救技能,迅速對男子展開救治,并撥打120。由于事發地地勢高,救援車輛無法抵達,雷鵬宇背起男子下山,送至救護車上,并護送受傷男子到醫院。在墊付醫藥費后,雷鵬宇才默默離開。
這份熱心助人的品格,源于雷鵬宇內心深處對軍人風范的深刻理解。作為九江人,他從小聽父輩講述1998年抗洪時子弟兵舍生忘死的故事。2020年9月,19歲的雷鵬宇目睹解放軍奔赴家鄉抗洪搶險,救援部隊的紅旗上“王杰部隊”幾個大字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學習先進、成為先進,同年,雷鵬宇參軍入伍。
緣分往往就是這么奇妙。入伍后,雷鵬宇所在部隊正是英雄王杰生前所在部隊。“記得新兵下連后,第一課就是參觀王杰紀念館,這次經歷給了我內心極大的震撼。”雷鵬宇感慨地說。
1965年7月,王杰在一次實爆訓練中,為保護民兵和專武干部,毅然撲向炸藥包,英勇犧牲。半個多世紀以來,王杰的事跡穿越時空,歷久彌新。
英雄王杰一直影響著雷鵬宇。這些年,雷鵬宇熱心社會公益,積極救助群眾,他還結對幫扶都昌縣的一名困境學子。而此次見義勇為的事跡,因被救男子康復后輾轉找到雷鵬宇部隊贈送錦旗,戰友們才知曉。
2024年,雷鵬宇因突出表現榮立三等功。他說:“無論是王杰班長,還是江西的革命前輩,他們的精神始終激勵著我。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些立功受獎的江西好兵,是眾多優秀贛籍軍人的杰出代表。他們傳承著江西這片紅土地的紅色基因,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軍人的使命與擔當。他們在軍營中默默耕耘、拼搏奮斗,為軍旗增添光彩,續寫著江西好兵的時代榮光,也激勵著更多江西兒女投身軍旅,為國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李芳